省普惠担保公司创新推出“园区贷” 助力企业发展不等“贷”
为坚决落实落细党中央关于“疫情要防住、经济要稳住、发展要安全”要求,贯彻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,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,省普惠担保公司迅速反应,积极落实,第一时间开展“五进”活动,创新推出“园区贷”担保产品,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主导优势,通过金融活水精准滴灌,实现对园区内小微企业的高效帮扶,合力解决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。省普惠担保公司自2021年6月成立至今仅一年三个月时间,“园区贷”业务签约园区已达到69个,实现16个省辖市全覆盖,与19家银行达成业务合作,累计放大倍数达9.9倍,其中为园区365户小微企业提供19.06亿元贷款担保。
一是坚守“高站位”国企担当,下好业务普及“先手棋”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普惠金融体系。省普惠担保公司始终坚持政策性定位,优化“园区贷”产品体系设计,打造具有高度适应性、竞争力、普惠性的现代政府性融资担保服务产品。优化运行体系。在传统银行贷款模式基础上降低贷款门槛、提升放款效率,创新“批量担保、见贷即保、信用担保”模式,以新型要素结合全面提升普惠小微主体担保服务获得感,真正实现普惠主体“愿贷、能贷、易贷”。明晰责任体系。在传统“4321政银担”模式基础上,创新推出“433”风险分担模式,重新规划信贷链各主体的责任分配。模式强调园区政府指导性、突出银行审慎性、发挥担保优势性,政府变风险分担为主动决策,由园区牵头设立风险资金池,提供拟支持企业白名单,合作银行开展批量授信,省普惠担保公司实现见贷即保。通过比照资金池规模放大业务规模10-15倍,有效提升财政资金对普惠主体的帮扶效力,打通金融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建强联动体系。主动担当作为,牵头与全省政府性担保机构建立上下贯通、业务联动、错位经营、融合发展的合作关系,开展分保合作,目前已与省内6家政府性担保机构签署业务合作协议,结合省内各区域实际经济发展特点,共同提出具体化的产品优化方案,在发现并解决小企业融资需求上想在前、走在前、干在前。
二是强化“高质量”业务落地,下好助企纾困“关键棋”。 紧跟省委省政府部署,将自身发展融入全省发展大局,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,扎实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减费让利,助企纾困,竭力营造“便捷、高效、专业”的金融服务环境。优费率。“园区贷”业务根据银行授信白名单制,实行免抵质押的增信措施,为企业降低融资门槛。最终形成综合融资费率(担保+银行)不高于5%/年,担保执行费率不高于1%/年的优势银担产品,其中涉农园区降至0.8%/年,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试点区降至0.5%/年。缩周期。优化传统担保贷款授信、审批、核保放款环节,积极对接园区管委会和银行,简化流程,提高放款效率,客户可实现一周内提款。广覆盖。致力提供广泛的场景消费金融服务,主动融入交通、教育、医疗、娱乐、购物等生活场景,目前已覆盖十三大行业类别,涉及省内工业、制造业、医药、新能源、信息技术服务业,其中科技创新类担保额约9.13亿元,战新产业类担保额3100万元,绿色金融类担保额5600万元。
三是加快“高效能”数字建设,下好创新驱动“长远棋”。
持续着眼数字化、智能化方向,坚持以数字赋能、创新驱动,高起点谋划构建业务技术支撑架构,强力防范金融风险。简化业务流程。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,通过数据直连与银行交互信贷信息,实现线上办理。全面升级后,将实现“园区贷”业务点、线、面的全面贯通,打造全省园区金融服务新平台,用科技赋能为普惠业务行稳致远奠定坚实基础。强化风险管控。目前正自主研发“数字担保”平台,通过与政府平台、金融机构、集团成员系统直联、数据交互、资源整合,依托“大数据+担保”模式,建立金融大数据风控模型,强力防范金融风险,保后管理实现线上实时监控、及时预警。优化服务质量。借助“园区贷”业务线上化转型,最快可实现客户从申请到放款1日内办结,以数字化工具提供快捷、便利、可信赖的优质服务。